2017年是怪異之年。科技的觸手以出乎我們想像的體例,不斷延展進入我們的生活。
《華爾街日報》的科技專欄指出,在2018年,這類的科技入侵,應當會愈來愈怪異並且加倍有侵略性。它並列舉了八個將給我們糊口帶來重大改變的新成長。
人工聰明(AI)將觸及眾多我們使用的裝置和辦事,我們乃至不知道在它們背後是機器而不是人;駭客會繼續鎖定那些持有我們最敏感資訊的機構;亞馬遜、臉書、谷歌和蘋果這四巨子,將延續鞏固和擴張勢力,對我們眼睛所見、手中所買的工具,有愈來愈大的決議權。
電動車價錢更親民

消費者在2018年,最少在美國,可以用一般新車的平均價錢35000美元(約104萬台幣)選擇幻想的電動車。這還不包羅買電動車可獲得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的減稅優惠,和在燃料與維修上的節流。
除了特斯拉受矚目的Tesla Model 3($35000)以外,全電動Chevrolet Bolt($36620)也在最近推出,接下來,日產(Nissan)也將推出2018 Leaf($29990),有全新外觀和150英哩的續航里程數。
另外,油電夾雜車也有一些更經濟實惠的選擇,讓開車的上班族可整天只利用電動引擎。Chevrolet Volt($33220)的電力續航力可到達53英哩,而Toyota Prius Prime($27100)則是25英哩,而本田(Honda)也推出自己的充電式油電混合車Clarity($33400)。
臉書回歸社群初志

有人認為2017年對臉書是灰頭土臉的一年。從各類散布假新聞的指控,到俄羅斯針對臉書用戶根據種族和宗教策動的網路攻勢,都讓臉書備受抨擊。對臉書而言,2018年的侵害節制,讓社群收集回歸本業。
執行長祖克柏格自己在臉書上發文說,「我們進展人們花時候在臉書上能激勸有意義的社交互動」,他暗示了臉書會做調整,鼓動勉勵利用者對內容進行評論,而不只是被動旁觀。
另外,我們對自己看到的內容,也將有更大的節制權。臉書現在開始削減要求按讚和分享的垃圾廣告,還增添snooze(瞌睡)功能,可以隱藏某個人或網頁30天而不需要作廢追蹤或是打消密友。
亞馬遜延續擴大

如今亞馬遜正在逐漸滲透,佔據平常生涯的每一個角落。比如影音方面,剖析家估計亞馬遜在2017年影音內容支出達45億美元,新的一年還會更多。因為憑據亞馬遜的說法,在這裡尋覓影音內容的用戶,每每有更大機會更新他們的Prime會員,和買其他更多器械。
亞馬遜的下一步還會做什麼?可能包孕家具和辦公室設備,還有西藥房。在買下了全食超市(Whole Foods)以後,亞馬遜必定會哄騙它在實體供應鏈擴大業務。
在2018年,亞馬遜招聘員工人數將突破五十萬大關,成為全美國僅次於沃瑪爾的第二大民間企業僱主。
網路中立性不保

在2017年12月,美國有線電視和電訊業者心滿意足,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(FCC)收回了關於網路中立性的規範。
短期內,美國民眾也許發覺不出有什麼影響。不過,網路供應者將來可能入手下手供給一些所謂的「優惠」方案,讓你旁觀最愛好的影音頻道。或,他們會在你利用太多4K影音的串流以後,將你的網路減速。對於打消網路中立性,台灣的電信業者如今也是躍躍欲試。
更多鏡週刊報道
【2017國際回首】川普元年 世界改變了什麼?
【2017國際回首】侵門踏戶的立異!矽谷科技龍頭最先融會到社會責任
【2017國際回首】從年度英文字看2017年的聲音與氣憤
【2017國際回首】社媒鞭策 全球性騷案「打破緘默沉靜者」大反撲
本篇文章引用自此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2018%E5%B9%B4-%E5%85%AB%E5%80%8B%E6%94%B9%E8%AE%8A%E7%94%9F%E6%B4%BB%E7%9A限量出售